新東方網(wǎng)>熱點專題>留學菁英匯>正文

侯紹泉:跨界,成功不是終點

2017-07-06 13:57

來源:新東方網(wǎng)

作者:

  【導語】

  2017年6月24日,上海,新東方第四屆ORZ留學菁英匯盛典。

  在本次盛典中,五位跨界達人圍繞著“跨界”的主題,分享了自己的跨界故事與經(jīng)驗,向著社會各界傳遞著新東方最新的品牌精神:A Better You, A Bigger World。

  演講嘉賓侯紹泉:Panopath過來人平臺創(chuàng)始人,萊斯大學大三就讀,新東方兼職老師,新東方第一屆ORZ成員。

  大家好,謝謝老師剛剛的介紹。

  其實一年之前俞敏洪老師對我說了這么一句話,改變了我的人生。他說:“你長得和我挺像。”從那以后,我對自己的外貌徹底失去了信心。大家好,我叫侯紹泉,目前在萊斯就讀大三,曾經(jīng)做過新東方的兼職教師,也是Panopath的平臺的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。今天很榮幸以第一屆ORZ畢業(yè)生的身份回到這個舞臺,帶來自己的分享。和ORZ的緣分已經(jīng)有四年,從第一屆的畢業(yè)生,到第二屆的志愿者,再到第三屆,參與創(chuàng)客說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,對話俞敏洪老師。我認為新東方ORZ不僅僅是一個優(yōu)秀新東方的留學省會,更是一個風向標。從第一年做新青年,到第二年做最好的自己,再到第三年,擁有創(chuàng)造未來的力量。每年的ORZ留學盛典總能用一句標語,把整個赴美留學推到更高的高度。

侯紹泉

侯紹泉

  今年關于跨界,我的坐標,我想先用一個故事開始我的演講。熟悉留學的人都應該知道赴美留學不同于高考,因為它看重綜合素質(zhì)和個性。了解留學流程的家長知道,留學的過程中需要寫一篇650字的文書,說明一件或者幾件對自己有很大影響的故事,還需要上列出實踐,從初三到高三這四年來做的有代表性的活動。印象很深,三年前我通過新東方ADS項目做的出國申請。那個時候的我家里可能少一面鏡子,在想寫什么的時候,我拍著我的胸脯說,像我這樣才貌雙全,開玩笑的。到底走偶像路線好,還是學霸路線好?我的顧問老師當然是白了我一眼,“不要給自己加戲,做你自己就好。”

  “做我自己”相信這是一句已經(jīng)被用爛的標語,看到一點都不陌生。我來自于一個教育氛圍特別開明的家庭,父母從小鼓勵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去做自己。甚至連我們的祖國也告訴我們?nèi)?chuàng)新,去做自己。而且我一直認為,特別是高中的這段時間,我就在做最好的自己。就像剛才主持人介紹的,我就讀于上海市上海中學,一個學霸云集的學校,即便是這樣,我也經(jīng)常在夜里挑燈夜戰(zhàn),只為取得班級前十。同時我還很討厭被別人叫做書呆子,所以我參加了學校的辯論社,在辯論賽場上掀桌撕逼,還得到了“最佳辨手”的稱號。那個時候的我認為優(yōu)秀是一種習慣,而保持優(yōu)秀就是做我自己。

  我粗暴的把我的高中生活分割成了一個一個可以去爭取的標簽,班級前十、社團社長、競賽一等獎等等。在大一的時候,我就讀機械工程專業(yè)。我把這樣的信條,同樣也代入了大學生活中。在大一的時候,我就選了所有大二才需要上的課程。同時我還通過層層的篩選競選成為萊斯學生會的副主席。然而就是我做副主席以及萊斯招生官辦公室志愿者的經(jīng)歷,深深地改變了我。它們讓我質(zhì)疑,我前18年為保持優(yōu)秀,所付出的所有精力,到底是否值得?我印象很深,作為招生官辦公室的志愿者,有一天我在幫我們學校的招生官教授遛狗的時候。他突然問我,“你說為什么中國留學生的申請材料都這么像?”我愣了一下想,這個問題是不是一個陷阱?是不是一道送命題。他看我不回答,于是接著問我,他說,“中國留學生好像流行著這么一件或者幾件事情。他說,你當時2014年申請的時候,80%的中國學生都提到了辯論的經(jīng)歷。在2015年、2016年申請季,大家又一股腦開始做和性別研究、女性運動相關的事情。接著2017年申請季,學生們又不約而同在中科院做起了科研,和大學教授聯(lián)動,出了自己的論文。”

  短短的這么一段發(fā)生在遛狗過程中的話震撼了我,曾經(jīng)讓我覺得自豪的活動,卻逃不過他口中的“大多數(shù)”。我也想請各位家長想一想,大家的申請材料當中是否曾經(jīng)提到或者將要提到自己的科研、自己發(fā)表的論文等等這些相關的經(jīng)歷。我開始想這么一個問題,我們真的是在做自己嗎?如果是,為什么我做的自己和別人做的這么像?我們每年都打著“做自己”的旗號去做美國留學申請,然而每年流行的東西在招生官眼里,看上去卻差不多。這年流行女權(quán),再一下年流行科研等等。所以我們所謂的做自己,是真的做自己嗎?還是一場比較高級的隨波逐流?

  我記得老師有一個問題點醒了我,他說,“你是不是覺得美國申請也是一種應試教育,只不過我們應試的不僅僅是題目,還有對活動的準備。我們抱著別人有的活動我也要有,做同樣的活動,我要把別人做得更好,以這樣的信念去對待這樣的申請。”

  曾經(jīng)我聽到一個故事,是關于兩條小魚的。兩條小魚在河里游泳,遇到了一條老魚。老魚說,這水怎么樣?兩條小魚游了一會兒,一條小魚對另外一條小魚說,“什么是水?”我開始思考我前18年的人生,只否是在一個狹窄的框架中追求卓越。俗話說龍生龍、鳳生鳳,老鼠兒子會打洞。我開始明白環(huán)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比我想象的要深很多。我大學是在機械專業(yè),而我的父母剛好都在上海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工作。我的女朋友是經(jīng)濟專業(yè),她的父母都是銀行背景。這樣的例子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

  大家不要誤會,其實我的父母從來沒有限制過我讀什么專業(yè),相反他們很鼓勵我學自己喜歡的東西。只不過當我們自己的父母,與父母來往的人都處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的時候,我們就會不知不覺的受到限制?!叭巳松杂桑瑓s無往不在枷鎖之中。”我們所謂的做自己,其實很可能只是在一條狹窄的賽道上跑到了第一而已。明白了這樣的道理,我開始去做18年乖學生以來的第一次叛逆。我在大三的時候選擇了休學,在休學過程中,我自駕環(huán)美,從德州開到加州,也從芝加哥的市區(qū)開到一片荒蕪的玉米地,參考了十幾所著名的高校學府。我和我的女朋友環(huán)美自駕2萬公里,同時我還做了創(chuàng)業(yè),叫做Panopath過來人。在我的認知當中,這其實是一個非常美好的概念,說白了這是一個賣人的平臺。通過這個平臺,大家可以認識到來自全美國前100學文理學院的學長學姐,聽他們分享自己學校的信息、自己的申請經(jīng)歷,更關鍵的聽他們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。做這樣的創(chuàng)業(yè)初衷,不僅僅是為了介紹學校,更關鍵的陳列是給后輩們許許多多不同的活法。告訴大家人生有這么多的可能性,我們應當去跨越環(huán)境、教育所帶來的界限,去嘗試不同的生活。

  在大學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,我們都學機械工程專業(yè),我們都來自上海。很多人都覺得我和他長得差不多丑,所以經(jīng)常會把我和搞混淆?,F(xiàn)在此時此刻,他在美國做實習,在一家公司修傳送帶。大家不要覺得這有什么,其實能夠在大三的時候,能夠在美國找到這樣一個實習,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而我在這里很榮幸,和這么多厲害的人一起,在這么多人面前演講。我今年20,有一個6萬人關注的公眾號,我有一個被天使輪投資100多萬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和我現(xiàn)在所熱愛的生活。當然這一切并沒有來得這么容易,我記得一年之前捧著Panopath過來人的的商業(yè)計劃書,來到洪泰基金門口的時候,希望可以見見洪泰金主金城老師。然而不僅當時沒有見到,還被一位經(jīng)理人批得狗血淋頭、體無完膚,想想還挺可憐的。

  如果當時我沒有跨出我的舒適圈,我不會認識到這么厲害的人,更關鍵的是不知道自己原來可以有這么一種活法。我認為年輕是一種無上的資本,它允許我們犯錯,而不會萬劫不復。所以我建議,在不知道不同的人生經(jīng)歷的時候,不要做自己,而是去做別人。去做那位學習最好的學生,也去做最調(diào)皮的學生。做科學怪才,去做誰家的小明,甚至去做隔壁的老王。只有嘗試了不同的生活經(jīng)歷以后,才知道做自己究竟是什么。

  最后給大家分享一個萊斯大學教官告訴我的秘密,他說:“你知道一個SAT托福高分,各種設的社長競賽一等獎,做了很多杰出事情的人,往往不一定會取得好的錄取結(jié)果。主要的原因有兩點,第一招生官不愿意相信這些事情是真的。原因很簡單,美國的高中生并沒有這么強的執(zhí)行能力,他們很難在高中階段做出這么多了不起的事情。第二,即使他做的都是真的,招生官也會覺得,這樣的學生學??梢越o他帶來的其實已經(jīng)很少了?!彼悦绹暾堈娴暮芎唵?,特別對于活動這樣一件事情,做自己喜歡做的活動。比如辦一場500多人的義演和經(jīng)常去自己家小區(qū)照顧小貓,也許會容易得到招生官的青睞。所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得到美國高校的錄取,那豈不是美滋滋嗎?

  所以在我的心中當中,成功不是終點,特別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成功不是終點。因為有更多更好的標簽等在那里,等我們?nèi)幦?。而真正的成功應該建立在對自己有一個真正的認識,能夠持續(xù)真正做自己的前提下。然而做自己之前,先去做別人。因為做自己不是真正地做自己,而是不知道其他的可能。做別人,做很多不同的別人,懂得不斷的切換身份,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。所以去跨界是我的坐標,謝謝大家。

(責任編輯:Hui)

教育頭條

  • 大學
  • 留學

            版權(quán)及免責聲明

            凡本網(wǎng)注明"稿件來源:新東方"的所有文字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(quán)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(含本網(wǎng)和新東方網(wǎng)) 所有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、鏈接、轉(zhuǎn)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復制、發(fā)表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的媒體、網(wǎng)站,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"稿件來源:新東方",違者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  本網(wǎng)未注明"稿件來源:新東方"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(zhuǎn)載稿,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僅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轉(zhuǎn)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(nèi)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(wǎng)站或個人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注明的"稿件來源",并自負版權(quán)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"稿件來源:新東方",本網(wǎng)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  如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稿涉及版權(quán)等問題,請作者見稿后在兩周內(nèi)速來電與新東方網(wǎng)聯(lián)系,電話:010-60908555。

            熱搜關鍵詞